新闻中心
06月
2025
2025年首季度上合示范区TIR中国车辆发运量居全国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上合示范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平台优势,加密联动口岸节点城市,深化支点联通、政策叠加、要素互融◆★◆★■★,打造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生态体系★■★◆■■,不断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臧元奇表示。
据悉,上合示范区是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已成为上合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区★■■、经贸资源要素高效汇集区、重大开放活动重要承载区■★◆,成为多方共建■■■◆■★、全球共享的国际合作公共产品。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记者3日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获悉,2025年首季度◆★◆,上合示范区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达80车次,总货值超5400万元(人民币,下同)◆★★,TIR中国车辆发运量居中国首位◆★■★。
“以我们此次发运的货物为例,客户对货物运输时效性要求非常高★■★◆。以往采用班列方式运输,但是凑齐一辆几十节货柜的班列并运出国门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空运成本又过高。现在采用TIR模式◆◆◆■,只要凑齐一车货就能发车■★■★★★,到俄罗斯仅需7天■■★■◆,而且还可以实现‘门到门’‘点对点’快递式运输,极大地降低了货损风险、提高了运输效率◆◆■◆。◆■■”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招商运营总监梁天潇介绍★◆■◆。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自2023年9月开展TIR国际运输以来,上合示范区目前已开通中国—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哈萨克斯坦等4条TIR国际道路线路◆■★■,累计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372车次■◆■,总货值超2.55亿元■★■■◆,总发载量超4600吨★◆★★◆■,服务进出口企业超过1000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通过TIR运输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国际竞争力。
4月3日,三辆满载无纺布、花岗岩等货物的TIR国际运输车辆在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完成报关、验收等通关环节后◆◆■,启程前往1万多公里外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预计7天后货物将抵达客商手中。
据介绍◆■★★,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是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在此框架下,货物运输从发运地到目的地全程无需倒装和卸货■◆◆★◆★,具有通关手续便捷、运输周转速度快等优势。
4月3日■◆■◆,一辆悬挂有TIR标识牌的运输车从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驶出★■◆★◆。宋宇轩 摄